怎么管理水稻苗,怎么管理水稻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么管理水稻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怎么管理水稻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种水稻麽式管理?
1、科学灌水。水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提高水稻产量的基本物质。为了更好地管理水稻,应对水稻进行科学灌水,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灌水量和灌水方式。
2、合理施肥。肥料是促进水稻生长的重要物质,也是促进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成分。因此,应当注重满足水稻对肥料的需求,合理施肥。水稻的施肥量应根据水稻的产量目标要求来确定,一般在移栽前对水稻施以1.5~2.0t农家肥、20kg普钙和10~20kg硫酸钾肥。而在移栽后,则需用尿素或其他氮肥进行一次性追肥。
3、适当喷洒农药。农药能有效地预防各种病虫灾害的产生,有利于水稻的健康生长。所以,为了科学地管理好水稻,应当适当对水稻喷洒一定的农药,一般在害虫处于幼虫阶段或病害初期进行施肥最佳。
水稻栽培和管理技术都有哪些?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前几天袁隆平爷爷为首的试验田年亩产达到3000斤的消息广为人知。在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中, 品种选择是一项,土壤耕种是一项,水肥管理则是很重要的一项。俗话说“有粮无粮在于水,粮多粮少在于肥”,这里所说的水肥讲究是水肥合理才能有助于高产增收。
增施有机肥,进行秸秆还田或种植绿肥;控制氮肥总量,将氮肥重心后移,适当降低基肥和分蘖肥的氮肥比例,以减少前期无效分蘖和防止后期脱肥;适当增施钾肥,提倡基肥、追肥分施。通过合理施用氮、钾、硅肥和合理密植、水层管理等综合措施,防治水稻倒伏和提高抗病能力。
在后期追肥中,可以施用昆仑风防病增产套餐进行氮磷钾的追肥和使用, 如果水稻出现下位老叶叶尖及前端边缘褐变或枯焦,同时出现褐色斑点的情况,一般考虑钾元素严重缺失的情况,快速高效补钾,可以随挑战王喷施黑金晶矿物黄腐酸钾进行钾肥的补充。
K离子能促进水稻对光能的利用和同化,不断地增加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强“源”的生产力,K离子能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如运至水稻子粒中,在淀粉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淀粉,增加“库”的贮存。所以水稻追施肥,根据情况酌情增加钾肥的追施很有必要。
水稻栽培的管理技术在不同的地区有一定的差别,下边我就以黑龙江农垦系统总结出的一套水稻栽培技术规程来谈一下这个看法。由于黑龙江农垦系统所在地区的独特气候特点,在种植技术、种植规程方面比其他的地区要细致许多。否则的话,很容易因为管理不到位、技术不到位而造成产量和品质上的损失。因此,黑龙江农垦系统根据所在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水稻种植技术规程。
1、集中浸种催芽技术。集中浸种催芽技术是黑龙江农垦地区首先***取的集中化、统一化管理的水稻浸种催芽技术,出芽质量好、芽齐、芽势好。总得来讲,集中浸种催芽技术的投入较大、需要一些懂技术的人进行管理,定期的更换温度恒定的浸种水,定期的排水、晾种,定期的更换上下部的种子,在破胸、催芽的关键阶段24小时执勤观察***的出芽情况。
与个人的小户型浸种催芽来讲,集中浸种催芽技术的催芽质量更好。重要的是,浸种催芽的因为破胸、催芽阶段的高温造成的芽种霉变的几率大幅降低。较为理想的芽势、出芽质量也对后期的水稻播种、育秧工作打下基础。2、旱育壮秧技术。旱育,说的就是高台育秧,减少棚间沟积水对秧苗根系的影响。由于黑龙江农垦地区的有效积温低、平均气温低、需要依靠一定的移栽密度才能获得较为稳定的产量。而且,由于机械化移栽的需求,对秧苗根系的生长量也有一定的需求。所以,探索了旱育壮秧技术。旱育壮秧技术不仅仅是旱育、还包括稀播、通风、调酸、防病等技术。
2.1旱育。使用挖掘机在平地起超过地面20厘米[_a***_]的高台,两侧有边沟。减少地面积水、雪水融化、降水对大棚育秧的影响。2.2稀播。所谓的稀播,就是控制播种量。一般来说,360平方米的大棚播种量控制在560-640斤/棚,避免播量过大出现的秧苗徒长、叶片霉烂、“牛毛秧”、以及降低立枯病的发病率。从而达到壮秧的目的。2.3通风。通风是水稻大棚育秧过程中对棚内水分、温度的一个重要调控措施。通过保持一定的通风量,降低棚内的温度、苗床的湿度、排除棚内的湿度,对于控制秧苗的徒长、防治立枯病、培育壮秧有着重要的作用。2.4调酸。调酸是大棚育秧期间防治立枯病的重要措施。
而且,调酸在育秧季中需要进行2次左右的作业。首先是配置苗床土期间需要调酸,其次是在秧苗的离乳期期间也需要调节苗床的PH值至4.5-5.5的区间,以此来降低立枯病的发生几率。2.5防病。苗床病害主要是立枯病、绵腐病和青枯病。前两者的病害可以通过通风、调酸、喷施杀菌剂进行防治。但是,青枯病只能通过通风、调节苗床水分和温度的方式来防治。3、壮秧标准。黑龙江农垦系统的水稻移栽是移栽3.5-4叶龄的机插中苗、壮苗。如何判断是否是壮苗,就要依靠“33118”的原则来判断,既出苗高度3mm、第一叶鞘高3cm、两个叶间距1cm、第3叶叶长8cm,整株高度13cm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1589”的地下部指标,地下部“1”是指***根一条,“5”是指鞘叶节根是五条,“8”是指不完全叶节根是八条,“9”是指第一叶节的根是九条。但是从常规的农业生产来看,很少有3.5叶的秧苗根系可以达到上述的指标。4、间歇灌溉技术。也可以称为“节水控制灌溉技术”,一方面为了节省灌溉用水,一方面为了促进根系的生长、减轻氮肥过量的影响、促进生殖生长的转化、控孽和控旺以及提高有机物的积累。通常情况下,间歇灌溉技术主要是在水稻的分蘖盛期以及末期进行,通过1-2次的人为调控田间水分、人为创造田面干旱的环境改善水稻的生长。
经过试验测算,使用间歇灌溉技术的稻田,每亩地可以节省灌溉用水40-70方/亩。5、健身防病技术。这是黑龙江农垦特有的水稻管理技术之一,通过农用植保飞机,在水稻的稻瘟病高发期进行稻瘟病的防治,同时搭配一定的叶面肥来改善水稻的生长。通常情况下,一个架次的农用植保飞机可以作业1000-1500亩稻田,作业效率高、雾化效果好、防病效果好。由于农用植保飞机的作业成本较高,需要足够的场地起飞和降落。所以,健身防病技术在黑龙江农垦是个较为特殊的存在。但是,随着植保无人机的盛行,地方农村也可以***取这种作业效率高、防病效果好的新型病害防治方式。
你好,我是乡野亮子。水稻的栽培和管理技术有哪些?如何提高水稻亩产,下文就结合实际对此进行分析。
1选用优质高产的品种
所谓优质高产的品种不是市场上价格高的品种,而是必须要立足实际,结合当地的环境进行选择,同时要分析当地的环境选择最佳的品种,首先要进行试验,试验确认其效果立项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2秧苗的培育
与其他作物相比,水稻需要提前培育秧苗,因此壮秧是水稻高产的主要对策之一,通过试验证明,必须要用肥培土,用最新的育秧技术,提高其分蘖率,强化其抗性,目前多***用旱育秧苗,这一技术对费率要求较高,一般都要撒施腐熟的农家肥。
2.1标准
壮秧必须要确保根系发达,没有黑根出现,同时苗的基部呈粗扁,叶子比较绿,群体整齐一致,个体差异不明显,没有病虫害。
2.2播种
首先要准备好苗床水稻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必须要选择地势相对平坦,且背风向阳、土层深厚且肥沃的菜园地作为旱育秧苗床地。提早进行整地,要做到无碎块,按照一定的比例撒施农家肥,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作为底肥,让其与土壤充分混合,发挥作用。其次***的处理当前的种植都需要进行***的处理,也就是浸种,在浸种前要将***晾晒两天左右,然后用3%的多菌灵药液浸泡一个晚上,然后用清水冲洗,清水干净后方可浸种,一般需要三天,在浸种的过程中要经常用清水淘洗,三天后对***进行预热处理,24小时后就可以看到稻芽,此时需要降低温度,摊开***,观察发芽率,发芽率高的话一天后就可正式播种。再次,开始播种在播种前要观察近期的天气,选择适当的天气,平均温度必须达到10℃以上,一般是4-5月份为最佳的播种期。播种必须要均匀,播种后用膜盖上,保温保湿,降低损失。最后,苗床的管理完成播种后要经常的观察,一旦发现杂草必须要立即清理,一般人工就可以完成这一工作,这也是避免伤及幼苗的主要方式。同时要控制好水与肥,在2叶前都必须要保持苗床湿润,后期就是适当的控水,避免腐烂及病害的出现。同时,机内到两叶期则要施尿素,一般每亩5公斤左右,这是促进幼苗快速生长的主要措施,后期也要根据需求施肥,保证幼苗生长的营养。种植人员要经常观察苗床,一旦发现病虫害,必须立即***取措施,必要的情况下可进行化学除害,以保证稻苗的正常生长。
3插秧
水稻苗床管理有什么要点?怎样才能育出壮苗?
谢谢邀请回答你的问题。水稻苗床管理关系着育苗的成败,主要技术要点从是四个方面入手。
一、水管理 覆膜的苗床在出苗前(播后5-7天)不宜浇水,以免幼芽受***影响发根。当整个苗床约有80%的秧苗出土见绿后揭膜然后再浇水,不能漫灌,只能喷浇,避开中午浇苗,要求每浇一次水必须浇透,但不能浇涝。
在稻苗三叶期前不应勤浇水,因为此时秧苗根系的通气组织尚未形成,不能长期淹水。三叶期后,需水量较多,当早晨太阳没出来之前稻叶尖上有大的水珠时,说明此时不缺水;如果没有水珠,应当利用早晚浇一次透水。
二、肥管理
1、长身期,即三叶期后,秧苗体内通气组织已经完善,光合作用也加强,生理需水增多,此时***养分耗尽,是生理上抗寒力最弱的时候,所以在2叶1心期及时施一次“断奶肥”,每亩施硫酸铵20-30斤。
2、成秧期,在即将插秧的前5-7天,施一次“送嫁肥”,每亩施硫酸铵15斤,以提高叶片内含氮量,这对移栽后提高发根能力、促进早返青有明显效果。
三、温度管理
当秧苗长到一叶一心时,棚内温度在25-28℃之间,超过30℃时要及时通风,在棚的一侧揭膜通风。 二叶一心以后保持棚内温度在25℃。如果超过25℃时要及时进行通风炼苗,刚开始时是在上午9点到下午2点通风。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就应早点进行小通风,以后随温度的升高逐渐扩大通风口。三叶期以后要大通风,当夜间外面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可以昼夜通风,先从一边掀开,以后逐步到四边,最后到插秧阶段大棚可成为“天棚”。
四、病虫害防治
水稻育苗期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立枯病、青枯病、潜叶蝇等。
水稻机插秧秧田期管理要点
1、 高温高湿促全苗。
盖膜或无纺布后高温高湿立苗阶段,注意点一是把握好晴天中午温度变化,覆盖薄膜时要注意防止高温灼苗。
雨后及时清除膜上积水、防止局部薄膜压到秧盘造成闷种烂芽,影响全苗。
如果是早春播薄膜覆盖的育秧方式需要及时揭膜炼苗。播种后3-4天一般均能正常齐苗,应及时揭膜炼苗,在揭膜的时间上应掌握的总原则是: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天雨前揭,大雨天雨后揭,揭膜时必须灌一次平沟水,面积小的也可用壶喷水,以补充盘内水分不足。揭膜后农膜不要离田。)
2.、及时杀菌处理
当秧苗达到一叶一心时,要喷施杀菌剂处理;防止没有发芽的***腐烂产生病菌影响周边秧苗生长。3%甲霜•恶霉灵+多菌灵+敌磺钠
3、科学管水。
秧田前期以床土湿润管理为主,保持盘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缺水补水;但是二叶一心是需要深水泡田2小时稀释毒素,排干露田。
我是黑龙江水稻户,我来回答个人的观点,欢迎交流!
一、黑龙江属于寒地水稻,讲究旱育稀植。
1.建议早清雪、早扣棚、早排水、早摆盘、早播种、早泡田、早整地、早插秧,抢农时,夺积温!
2.力争3月25日前完成扣棚,4月20日前完成水稻播种,5月25日前完成水稻插秧,为水稻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二、加强大棚管理,培育壮秧。
1.大多数情况下,进入3月中旬,农户会扣大棚,这样升地温,当地温稳定在5~6度,置床温度12度,就能安全播种了,配合保温膜、保温措施即可。
2.黑龙江一般4月15-25日为最佳播种期,提倡适度早播。4月15日前播种必须***取“三膜覆盖”保温育苗方法。
三、选择水稻品种,早熟品种。
1.选择优良的稻种,适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避免盲目选择晚熟高产品种,要提前测一下发芽率。选择耐寒性强,抗稻瘟病强、抗倒伏的品种。
2.为了更好地培育壮秧,秧田播种量宜稀不宜密。但也要根据发芽率、插秧方式等来具体决定。秧盘每盘播量为2两,最低不少于1.8两,最高不超过2.4两(芽率90%以上的芽种)!
水稻秧苗期该如何管理?
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水稻栽培***用直播的面积逐年增加,这是因为水稻种植直播有着比一般插秧移栽和抛秧都比不了的优势,一是理论上直播的有效分蘖更有优势,这就为增产提供了理论可能!二是省人工,将***催芽后直接在大田里播下去,省去了抛秧的材料和人工,比插秧移栽也省去了插秧人工!这是如今水稻种植大面积***用直播的关键!
但是,直播的技术和管理要求更高!
一是对大田的翻耕和除草。一丘田要平整度高,以免灌水时低的淹很深,高的还干水!
二是除草要彻底,不能还没播种,草就长起来了,那草害就是一定的了,草长起来了要防或治都难!人工也不好除了!
三是水肥管理到位!直播田的水管理很重要,播时不能淹水,保持田泥湿润就可以;一旦***开始扎根,长出一叶一心,配合施肥和用药,就要适当灌水;后期也要适时晒田和灌水!干湿交替是促水稻健壮生长和有效分蘖的关键。
肥的管理根据时期不同,肥料选择和量不同。大田耕耘时施用基肥,***用有机肥或人粪尿为主;直播长出叶后就是追肥了!配合除草除稗剂一次;接下来根据苗青以控苗、控肥、控病虫为原则,来结合病虫害管理施肥。后期有分蘖肥、壮籽肥等。
四是草害和病虫害管理。这需要以防为主,所以讲究的是适期!草和稗草是在芽期用药,过早过晚都容易失效而造成后期草害!是影响直播田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早稻在播后十天,中晚稻在七天就要考虑使用除草除稗剂,一旦没有防住而长起来了,要考虑使用其它除草除稗剂,最好能够人工介入!
防治病虫害要根据当地农技植保部门的农田调查为基础发布的病虫情报指导意见来进行用药,仍然是以防为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管理水稻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么管理水稻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jymy.cn/post/1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