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施肥技术要点是什么,水稻育种施肥技术要点是什么呢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育种施肥技术要点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水稻育种施肥技术要点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稻施肥方法?
1.
水稻插秧前要施底肥,最好有机肥和化肥同时施用。泡田注水前将肥料撒施田面,然后泡田耙地。最好结合耕地,将肥料混入耕然后注水、拉板整平
2.
若底肥没有施用锌肥,可在分蘖期用 硫酸锌配成的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可用含硅、含硒的液体肥料进行叶喷施,可增强水稻的抗病性,提早成熟。
3.
穗肥拔节初期追施尿素,撒施钾肥可提高结实促进早熟,增强抗病性和抗倒伏。如果土壤供氮不足,会降低叶片的光合效率,在施肥上要坚持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4.
种植水稻,在水稻的施肥上,其需肥规律和施肥原则是怎样的?
传统水稻种稙施肥次数多,很难把控用肥量,极易出现欠肥或徒长,费工费肥还不增产o
传统水稻种植施肥分为:
苗期提苗肥;
移栽后:
返看蘖肥;
晒田上水后:
拨节孕穗肥;
传统水稻施肥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补施肥料既费工费力又难控制用量,不是生长欠肥发黄就是施用过量徒长倒伏!
我个人认为水稻种植一次施足底肥,在不出现施肥后大量降雨造成养份流失前提下,水稻全生育期将不再施肥o
种植水稻,在水稻的施肥上,需根据它生长土质的肥瘦来决定它的施肥量,肥田、瘦田和不肥不瘦的田施肥各不相同。它的施肥规律和施肥原则,做到宁可少施勤施多次也勿可一次性下足所有肥料。以下是肥田、瘦田和不肥不瘦的田施肥规律和原则。
肥田的施肥规律和原则
肥田本身土质含肥量较高,基本能满足秧苗插下去转青分蘖后的营养需要,所以移栽前不要打任何底肥了,只需直接把秧苗插栽水田即可。如果打了底肥,秧苗营养过剩,长势过猛,发蘗太多,后面植株太密太稠,田间空气郁闭,从而导致坐蔸现象。后面分蘗完看苗施肥,植株长势正常不施肥,偏黄就要按每亩施7-8公斤尿素追肥,不宜太多,肥田稍不留意就会肥赢。
不肥不瘦的田施肥规则
不肥不瘦的田,我们叫“宝肋田”,是出粮食的好地。它在秧苗移栽前要亩撒50公斤尿素肥做底肥,秧苗移栽后不需再撒肥料,偶而遇天旱的情况,田间无水,补充水分时需适当再施少点尿素肥。后面一般只需除杂草和管理虫害方面的问题,就可以丰收了。
瘦田的施肥
瘦田是这三种田当中肥料需得最多的田。它土质含肥量较少,移栽前先要亩撒60公斤尿素做底肥,后面抽惠前半个月需再撒45-50公斤尿素追肥才能满足秧苗的生长需要。
总结:水稻施肥规律和施肥原则是要按它生长的土质不同,施肥量也有不同。要做到勤施少施多次原则,不能图方便,一炮轰肥。以上是【留守傅姐】根据个人经验所写,希望供你参考。
关注【留守傅姐】,了解农村一草一木,农家的生活琐事。
水稻追肥需要哪些肥?按怎样的比例施肥?
南方中稻田块在秧苗壮、基本苗够数(12000苗)的情况下,可一次性施入中海化学产品22-10-14cl50~70斤/亩,无须追肥。若苗弱或基本苗不够的情况下可追施10斤尿素/亩。
水稻追肥需要那些肥以及需要多大的比例?对于这个问题来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栽培品种、不同的种植方式以及不同的田间环境,都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我就谈一下我们黑龙江寒地水稻种植区的肥料施用方式以及比例。
我们黑龙江地区,由于有效积温少、平均气温低、水稻的分蘖能力差等因素造成寒地水稻种植区的水稻亩产普遍较吉林、辽宁的低很多。在寒地水稻种植区种植水稻的肥料使用量普遍比较大,比如在我们佳木斯东部地区,亩用肥量在25-30公斤/亩左右,其中氮肥用量最大9-12公斤/亩左右;钾肥次之,10-12公斤/亩左右;磷肥最少,大概8公斤/亩左右。
1、底肥。水稻的底肥施用量比较大,一般会占总用肥量的50%左右。水稻的底肥是在水整地期间施用,防水泡田之后撒施肥料,及时的进行水整地,将肥料耙入土壤的深层。一般来说,底肥中氮肥的用量是氮肥总量的40%左右,钾肥用量占钾肥用量的50-60%左右,磷肥全部施用。所以说,底肥的用量比较大,占到肥料总量的50%左右并不为过。
2、返青肥。简单的理解就是能够促进秧苗及早返青的肥料。但是水稻的返青速度并不只是与返青肥相关,扶苗水是否及时、秧苗素质、底肥是否充足、机械植伤是否严重以及天气情况等,都会影响秧苗返青的速度。秧苗的返青肥,建议以速效铵态氮的硫酸铵类肥料为主,亩用量可以控制在5-9公斤左右,不会对氮肥用量造成什么影响。而且,硫酸铵类速效氮肥的肥效反应较快,施用之后大概2-3天就能看出明显的肥效;如果使用尿素的话,至少需要5-7天才能出现明显的肥效反应,主要就是因为尿素需要在土壤中经过尿酶的转化才能被水稻根系吸收。一般来说,水稻的返青肥在移栽后只要田面有水层就可以施用,而且是越早越好。
3、分蘖肥。就是满足水稻分蘖对养分需求的肥料。而且,现在很多的[_a***_]朋友都把返青肥省略了,直接使用分蘖肥,只要时期用的对,也没什么不妥。水稻的分蘖肥,需要依靠水稻的肥效反应公式来施用,既n+2,也就是说在5叶期施肥,会在7叶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肥效反应。一般来说,黑龙江的寒地水稻11-12片叶的品种,会在7.5叶期达到分蘖的高峰,也是对养分需求最强烈的阶段。我们依据肥效反应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应该在5.5叶期左右施用分蘖肥。但是水稻在分蘖期已经进入雨季,很容易因为降水等因素而影响水稻追肥的作业。所以,我觉着水稻的分蘖肥可以在5-5.5叶期施用,适当的提前3-4天也没什么问题。而且,水稻的分蘖肥主要以尿素为主,用量在尿素总量的30-40%左右。
4、穗肥。供给水稻孕穗、花粉和颖花分化以及拔节、抽穗、扬花和灌浆等生殖生长期间所需养分的肥料,以尿素和钾肥为主。而且,为了减少氮肥过量以及氮肥后移对水稻造成的贪青、晚熟、倒伏等风险,要轻氮重钾,并且要适时的提前使用。以我们黑龙江的11-12片叶水稻为例,一般都会在9叶期施用穗肥。但是我觉着在倒四叶即将完全抽出的阶段使用最好,能够有效的避免氮肥后移带来的不利风险。同时,适时的提前施用,也能更好的满足水稻生育前期各个***官分化对养分的需求。一般来说,穗肥中的尿素占尿素总量的20-30%,钾肥占钾肥总量的40-50%。
5、调节肥。也叫作粒肥,是在水稻齐穗之后有选择性施用的肥料,那黄施那,也是为了减少肥效反应不足对灌浆的影响。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调节肥不是必须追施的肥料,是有选择性的针对地块中一些长势不佳、肥效反应不足的区域施用的肥料。主要是尿素,亩施1公斤足以。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育种施肥技术要点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育种施肥技术要点是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jymy.cn/post/15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