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水稻种植需化肥吗知乎,高产水稻种植需化肥吗知乎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产水稻种植需化肥吗知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产水稻种植需化肥吗知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种植水稻用什么肥料好?
种植水稻用什么肥料好?
水稻种植用肥,大部分农民在过去的很长时期,都是以化肥为主,农家肥为辅。由于大量使用化肥种植水稻,所带来的“肥害”“病虫害”“污染害”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广大农民朋友的高度警觉,于是以“自然肥”“农家肥”“有机肥”等自然肥为主的良性循环,在农村悄然兴起。
农家肥、自然肥,多半是通过发酵的人畜粪尿,以及通过沤制的土杂肥来主导水稻生产,其好处是肥效长,后劲足,无污染,不易产生病虫害,粮食产量高。据实验,用农家肥为主种植的水稻,亩增产可达20%为主。
这就是我们这里种植的的经验,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可以根据不同水稻生长不同时机选择合适的水稻有机肥。
一亩水稻地要用多少化肥和农药?
一亩水稻田我说大亩1000平方,一般1亩地底肥60斤左右,追肥3次一般返青肥10斤,第二次25斤第三次25斤,共计110斤肥料,如果稻地土养好也可以少追,那么稻地土养不好也可以增加点化肥,总而然之稻地追肥就是因地制宜,不同地区追肥的方法也不同,所以就应该按照自己积累的经验追肥就可以。
普遍的水稻种植用肥量都在30Kg/亩左右,一些地力贫瘠地块的用肥量可能达到35Kg/亩左右。通常情况下,尿素用量在10-15Kg/亩左右,硫酸钾或者氯化钾的用量在10-12Kg/亩左右,二铵的用量在8-11Kg/亩左右。具体的用肥量需要根据种植地块的地力以及品种来具体的调节。
基本上农药在100元左右,大头是除草剂要50元,
水稻怎样搭配化肥与农家肥才能高产?各有什么优点?
感谢邀请,我在这里对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单头使用农家肥或者是单头使用化肥对水稻作物的生长都会产生一定的弊处。如果单头使用农家肥,就不能有效补充水稻对氮磷钾的需求,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抗逆性差,容易产生病虫害,进而影响产量。如果单独使用化肥,时间久了,容易使土壤板结,土壤盐碱化,使土壞透气性差,而影响产量。
那么怎样使用农家肥和化肥的配合使用呢?首先,农家肥需要沤肥,我们才沤肥的时候适当加一些磷肥进行一起密封沤肥,取到杀菌的作用,再在我们进行翻耕前满田撒施,再适当撒施一定的碳酸氢钠,起到前期提苗的作用。随着水稻的生长,我们在水稻分蘖中期每亩撒施51%高搭复合肥50斤左右就是了。再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在烤田前看是否要追肥。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小时候会听到种地的老人们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那时的肥料都是人畜粪便,村道上有畜牲的粪便也会被村民收积起来,那时的作物施用肥料全靠农家肥。现在随着科学发展,科学种地,科学施肥,化肥也发挥了它们各自的专长特性。
农家肥和化肥相结合,相搭配,对水稻和其它作物高产都是很好的配方施肥。 结合各地土壤肥力条件,增施农家肥,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农家肥用作基肥深施,调整化肥追肥施用。
早(晚)水稻种植地方,插秧前,也就是基肥施用搭配:农家肥1000-1500公斤,尿素8-12公斤、普钙25-40公斤。栽后7-10天,追施分蘖肥,尿素6-10公斤,硫酸钾4-6公斤。穗肥看苗情而施,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追施硫酸钾肥。
常规中稻,是山妮家乡最常见的种植稻谷。插秧前,就把1000多公斤农家肥一挑一挑担进水田里,然后把15公斤左右的尿素,30公斤的普钙作基肥施在田里。秧苗移栽7天后,追施10公斤尿素和5公斤硫酸钾作发棚(分蘖)肥,穗肥也是看苗株长势,弱时适当追点尿素和钾肥。
农家肥所含的养分比化肥含的养分全面,肥效稳定、持久。有利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根系生长物质所需。而化肥是水溶性肥,施入土壤后能迅速被作物吸收利用,肥效快而且明显。两种有机无机肥搭配施用,发挥不同优势,提高水稻增产高产,绝对是棒棒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产水稻种植需化肥吗知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产水稻种植需化肥吗知乎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jymy.cn/post/1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