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床管理技术讲话,水稻的苗床管理和后期管理

今天给各位分享水稻苗床管理技术讲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水稻的苗床管理和后期管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水稻育苗及秧苗期管理方法
1、水稻苗期管理方法 控制温度: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一般是高温长叶,低温长根,所以,在温度控制上应坚持促根生长的 措施 ,严格控制温度。播种后至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棚内温度在28-30℃,最适温度25-28℃,2叶期保持25℃,3叶期保持20-22℃,最低温度不低于10℃。
2、秧苗期:1叶1心,2叶1心时,分别施加一次断奶肥,每次每亩地施加3-4kg尿素,5-3叶期时,施加促蘖肥,每亩地施加4-5kg尿素,秧苗移栽前3-5天,施加送嫁肥。移栽期:30-40日龄时进行移栽,移栽时,深度以2cm左右为宜,如果是生长周期长,分蘖能力强,株型较散的品种,应当稀植。
3、水稻育苗过程中,选择肥床旱育模式,直接进行播种。操作时需遵循相关规范。 通常情况下,秧苗在5月中旬,生长至30-35天后,便可以开始移植。此时,水深应控制在约3厘米。 移植时,***用条栽与密植相结合的方式,以及浅水栽插的方法。对于养虾稻田,可以适当提前约10天进行移植。
4、- 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旱情和涝情。移栽期管理:- 根据水稻品种特性决定密植或稀植。-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移栽,通常30-40日龄的秧苗移栽效果最佳。- 控制移栽深度,以2厘米左右为宜。- 移栽时,进行病虫害防治。返青期管理:- 移栽后及时查苗补苗。- 保持适当的水分,促进秧苗返青。
5、管理水稻秧苗的重点是控制茎叶的生长速度,促进根系的健康发展,以达到壮苗的标准。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含水量。 在秧苗第一叶高以下1厘米的温度应控制在22至25℃。在第二叶期,最高温度不应超过25℃,最低温度不低于10℃。此时期应适当增加通风,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水稻抗低温育苗技术有哪些?
1、水稻抗低温育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棚育苗时,应减少通风并延迟时间,以保持棚内温度。夜间可在棚内点燃盆火或烟雾剂以增温。小棚育苗时,根据天气预报增加覆盖物,必要时密闭保温,遇霜冻时可点燃蜡烛或生烟以防止冻害。 对受冻的秧苗要加强管理。
2、抗低温措施。①大棚育苗,应减少、延缓通风,棚周围要围好草帘,棚内平铺地膜,并可在夜里1:00~2:00用盆生火或生烟增温;小棚育苗,要根据天气预报,棚上增加覆盖物,密闭保温,遇有霜冻,可以在棚内点蜡烛或生烟增温防冻。
3、选择苗圃:在家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方建立苗圃; 准备苗床:***用夏季整地、夏季高温制肥的方法,将病原菌、虫卵、杂草种子等处理掉; 建造温室:生产上,苗木大棚建设主要有三种形式; 床上施肥:秋整地、秋床、秋肥。床土准备时,混合20%的腐殖质或草碳、70%的黑土和10%的猪粪。
4、实施科学施肥,通过增加水分来提升土壤温度,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科技手段:推广使用水稻地膜覆盖技术,这一创新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稻田土壤的温度、光照、水分和气体环境,为水稻创造更理想的生育条件,从而显著缓解低温冷害问题。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望带来显著的生产效益。
5、***用夏季整地、夏季高温制肥的方法,将病原菌、虫卵、杂草***用编织袋包装,置于雨棚中防雨。建造温室 在生产上,苗木大棚建设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客厅苗木,第二个是带窗户的温室,三是建木结构或砖结构日光温室。床上施肥 秋整地,秋床,秋肥。
水稻旱种技术要点水稻养殖需要注意什么
1、控制播种量和播种后的管理对于壮苗的培育至关重要。根据苗木大小确定播种量,并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和平整的覆土深度。 管理好苗床的温湿度对于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避免高温和干燥。 病虫害防治也是水稻旱种技术的重要部分。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预防和治疗,控制杂草的生长。
2、南方干旱地区水稻种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抗旱品种:选择耐旱性较强的水稻品种,如干旱型早稻、中早稻或深水稻等品种。水稻栽培技术:合理掌握水稻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根据当地干旱情况,适当调整浇水的时间和量,避免旱涝交替。
3、选择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种植。确保温度和湿度适合水稻生长,同时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 选用高质量的***。挑选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质品种,为[_a***_]打下基础。 注意播种时间。不宜过早进行播种,避免因气温低而影响***发芽。 控制浇水。
4、合理密植:依据品种特性和生长状况,适度调整植株密度,提升光合作用的效率和产量。同时避免过密种植导致的***竞争和旱情加剧。 防治病虫害:强化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取措施,注意***用综合防治方法,防止病害的扩散和侵害。
水稻苗床青枯病
1、同时,夜间温度过低时应使用草帘盖苗床,尽量降低苗床内的昼夜温差。如果青枯病发生严重,应立即***取措施,如灌水上床或异地寄秧。在化学防治方面,可在水稻秧苗5叶期时,配合使用杀菌剂防治立枯病时,适量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和微生物菌剂等,以提高秧苗素质,预防水稻苗期青枯病的发生。
2、加强水稻苗床管理是防止青枯病的关键措施。由于青枯病的发病率高于立枯病,因此在秧苗长到三叶期以后开始发病时,更需加强管理。当前正值苗床管理和青枯病、立枯病发生的关键时期,应严格按照苗床管理标准操作,做好通风炼苗。
3、针对水稻苗床青枯病,可选用甲基托布津、噻菌铜等杀菌剂。这些杀菌剂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轻病害对水稻苗床的危害。 药剂使用方法:使用杀菌剂时,需按照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进行稀释,然后均匀喷洒在水稻苗床上。
4、加强苗床管理,包括温度管理、水分管理和通风炼苗。治疗青枯病的方法有使用生根剂、灌水上床、本田寄秧和及时插秧。使用生根剂促进根系发育;多浇水或秧床建立水层2~3天,严重的一灌到底,满足水分需求,洗盐洗碱;将秧苗移到本田,水层在苗高的1/2处,待到插秧期再及时插秧;临近插秧期发病要及时插秧。
5、预防青枯病的方法包括大棚育苗,高台育苗,合理配制床土,合理使用壮秧剂,加强苗床管理。大棚育苗可以在播种前的15~20天提前扣棚提温,播种时土壤化冻深度可达40cm以上,苗床土壤温度、通透性明显好于小棚。
关于水稻苗床管理技术讲话和水稻的苗床管理和后期管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jymy.cn/post/15597.html